数学小故事

数学小故事(精选118篇)

时间:2023-06-15 20:10:16

  数学小故事(1):

  这原本是小学三年级的`一道普通数学题。可是在短短3分钟内,10个大人中就难倒了9个。敢来挑战么?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小米步童鞋店里买了一双鞋子。这双鞋子成本是15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50元要买这双鞋子。小米步童鞋店当时没有零钱,用那50元向街坊换了5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29元。可是街坊之后发现那50元是假钞,小米步童鞋店无奈之下,还了街坊50元。此刻问题是:小米步童鞋店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正确答案是:44

  本题多给了几个条件来迷惑答题者。大家其实能够明白:街坊最终其实没损失。假币还是给了鞋店。

  也就等同于:鞋店有零钱找,而骗子用50假币换得一双鞋+29元。

  鞋店损失即为:29+15(鞋的成本)=44

  数学小故事(2):

  从前,有一个老汉,临死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不行了。咱们家仅有十七棵树,我死后,老大分二分之一,老二分三分之一,老三分九分之一,并且,每个树都不能砍倒。”说完这些,老汉死了。

  兄弟三人看到死去的父亲,他们悲痛极了,于是,三人商量着安葬了父亲,他们并且按照父亲的叮嘱,商量着分树,按老人的遗嘱分树,怎样分也分不开,兄弟三个一筹莫展,谁也没有办法。

  可是,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聪明的小朋友从那里走过,轻简便松,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让我们一齐看看他的解决方法吧。

  小朋友和兄弟三个人说:“要想用现有的树,将其按照你们父亲的叮嘱分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下外人的树”,听到那里,兄弟三人还是很迷茫,于是,小朋友就给他们继续解答问题。

  解答方法:

  把邻居的树借来一棵加上来分,17+1=18(棵) 老大:18的.二分之一是9(棵) 老二:18的三分之一是6(棵) 老三:18的九分之一是2(棵) 9+6+2正好17棵,最终把邻居家的树还给邻居。

  数学小故事(3):

  昨日晚上我去给弟弟买贴画儿,买了8张贴画儿,我买了一张铠甲勇士的拼图,贴画儿每张1元共8元,拼图3元,一共8+3=11元,我给老板搞了搞价钱,便宜了1元,给了老板10元钱。我和母亲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数学小故事(4):

  一位富翁偶然听到一个数学教授给学生谈论“无穷”,心里便琢磨,这“有限多个”好理解,比如,我的钱财,可这“无穷”是什么呢?难道就是跟天然数一样多,或者“更多”?

  富翁想明白自我理解的究竟对不对,于是就问教授:“教授先生,‘无穷’是什么?”教授回答说:“无穷就是没有穷人,都象您一样富有。”

  教授看到富翁不理解的样貌,就进一步解说:“想一想,如果地球上的人有无穷多个,比如说,能够和天然数对应起来,并且每个人仅有一元钱,不要多,那么第一个人问第二个人借一元,第二个问第三个人借一元,依次往后借,如此下去,第一个人就有2元钱,其他人也没有少钱。”

  富翁点头承认,并说:“那还是没有我的'钱多。”教授之后说:“如果第一个人重复一百万次,那不就是百万富豪了?!”富翁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无穷”是什么。

  数学小故事(5):

  又到了周末,母亲带我去钓鱼(我们是去钓假鱼)。

  我们来到红石公园,钓假鱼。

  钓鱼摊在红石公园的东边,钓鱼池其实就是一个充气水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塑料鱼、小鸭子、章鱼、海豚什么的……,鱼竿也是塑料的,鱼线下头挂着一个吸铁球,鱼的嘴里砸了一个钉子,这样,就能够引鱼上钩了。

  妹妹好奇地说:“这么一大池鱼,谁能钓完呀?再说,钓了放哪儿呀?”母亲给我们每人交了两元五角,一共是五元,我和妹妹一人拿了一个钓鱼竿,就开始钓鱼了。

  可是,鱼都沉在水底,可气的'是,吸铁球死活也不往下沉,怎样办呢?所以,我一只手把吸铁球摁下去,另一只手拿着钓鱼竿,就这样,我们很快就钓到了一只只海豚、章鱼、热带鱼、金鱼等。

  之后,又来了两个小弟弟。

  其中一个弟弟钓得十分快,可是他一只海豚都没钓着。

  我给他了4只,这下,我只剩8只了。

  请你们猜猜吧,我原先有几只小海豚?你们肯定猜到了吧?是12只,算式是:4+8=12(只)。

  我们玩了约一个小时,就回家了。

  数学小故事(6):

  一天,唐僧想考考三个徒弟的数学水平,于是他把徒弟们叫到面前,说:徒儿们,此刻我在地上写3个数,你们谁能准确读出来,我就把真经传给他。

  唐僧首先写出:23456。猪八戒迫不及待地说:这个读二三四五六!唐僧摇了摇头,说:八戒,多位数的'读法是有规律的。每个数字从右到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和万位。只要从左到右把每个数字读出来,并在后面加上万、千、百、十就能够了,只是需要注意,最终一个数字不要读个。所以,23456读作二万三千四百五十六。

  唐僧又写出:130567。孙悟空立刻说:这太容易了,读作十三万零千五百六十七。唐僧又摇了摇头,说:遇到0,要异常注意,当一串数中间有0时,只要读零就能够了,它后面的数位不要读出来。所以这个数应当读作十三万零五百六十七。

  第三个数是120034。沙和尚想了想说:应当读作十二万零零三十四。唐僧叹了口气,说:如果一串数中有连续的几个零,读一个就能够了。所以这个数要读成十二万零三十四。徒儿们,你们的数学都学得不太好,还得继续奋力呀,真经暂时不能传给你们呀!

  数学小故事(7):

  卖钢琴的厂家有20台钢琴。一天,来了4个小朋友他们都抢这要这20台钢琴。仅有亚亚一个人突然平静了下来,说:“我们能够分一分呀!”卖钢琴的阿姨说:“对呀,我怎样没想到。”之后星星说:“那我们怎样分呢?”谁能回答星星的问题,亚亚说。一个叫红红的.小朋友说:“我能回答,20除以4=5。所以我们每人能分到5台钢琴了。”亚亚、星星和阿姨,说:“太棒了。”

  数学小故事(8):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终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终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终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明白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趣味数学小故事: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一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之后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分苹果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小咪的父亲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仅有5个苹果。怎样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父亲期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小孩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小咪的父亲是怎样做的呢?

  数学小故事(9):

  在古代印度,一位高僧十分精通棋术,国王正好也喜欢下棋。有一天,国王把这位高僧召到宫里,要与他对奕。国王对他说:“听说你棋术十分高超,所以把你请来与我下棋。你不要因为我是国王就不敢赢我,你要拿出真本事来。如果你赢了我,我能够答应你提出的任何条件。”高僧说:“既然陛下恩准,我就斗胆与陛下下上几盘。可是如果我赢了你,我仅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国王说:“刚才我说了,你能够提任何条件,我将满足你的要求。”高僧说:“我的要求很简单,这棋盘上不是有64个格吗?我赢你一盘,你在第一个格给我一粒米,赢两盘,第二个格里给我两粒米,赢三盘,给我四粒米,四盘给我八粒米,……每一盘都比前一盘多一倍,直到这第六十四格。”国王一听哈哈大笑,说:“这还不容易,我国库里有的是米,这点米连九牛一毛也没有。”高崐僧说:“陛下可不要反悔。”国王说:“一言为定。”于是两人就下起棋来,结果高僧赢了30盘,你猜国王应当给高僧多少米?”

  经过上头对高僧下棋的.学习,期望同学们也能很好的学会下棋,从上头的学习,我们明白下棋也是很有学问的东西。

  数学小故事(10):

  教师说:数字是不会骗人的。一座房子,如果一个人要花上十二天才能盖好,十二个人盖就只要一天,二百八十八人只要一小时就够了。

  学生说:一万七千二百八十人只要一分钟,一百零三万六千八百人只要一秒钟。此外,如果一艘轮船横渡大西洋要六天,六艘轮船只要一天就够了。四杯25度的水加在一齐就变开水了!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数学小故事(11):

  数学故事快来就好

  有两个人,说了三句话:

  111=337,

  所以

  好好好=好337。

  因而在被乘数和乘数中,必须包含37的倍数和3的倍数。可是被乘数和乘数都是两位数,并且末位数字相同,所以两数中必有一个是37或74。

  如果一个是74,那么另一个的末位数字是4,并且是3的倍数,因而至少是24。可是

  74241000,

  最新的趣味数学故事快来就好:不满足原先的算式。所以不能是74,只能是37。

  总之,不研究被乘数和乘数的顺序,唯一可能的.算式是

  2737=999。

  三句话分别表示数27、37和999。

  快来!就来!好好好!

  三句话七个字,就是一道数学题:用这三句话组成乘法算式

  数学小故事(12):

  同一天过生日的概率

  假设你在参加一个由50人组成的婚礼,有人或许会问:“我想明白那里两个人的生日一样的概率是多少?此处的一样指的是同一天生日,如5月5日,并非指出生时间完全相同。”

  也许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概率十分小,他们可能会设法进行计算,猜想这个概率可能是七分之一。然而正确答案是,大约有两名生日是同一天的客人参加这个婚礼。如果这群人的生日均匀地分布在日历的任何时候,两个人拥有相同生日的概率是97%。换句话说就是,你必须参加30场这种规模的聚会,才能发现一场没有宾客出生日期相同的聚会。

  人们对此感到吃惊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两个特定的人拥有相同的出生时间和任意两个人拥有相同生日的概率问题感到困惑不解。两个特定的人拥有相同出生时间的概率是三百六十五分之一。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该群体的`大小。随着人数增加,两个人拥有相同生日的概率会更高。所以在10人一组的团队中,两个人拥有相同生日的概率大约是12%。在50人的聚会中,这个概率大约是97%。然而,仅有人数升至366人(其中有一人可能在2月29日出生)时,你才能确定这个群体中必须有两个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数学小故事(13):

  蝴蝶效应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 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是 相同的。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 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所以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这一天,Lorenz想更进一步了解某段纪录的'后续变化,他把某时刻的气象数据重新输入电脑,让电脑计算出更多的后续结 果。当时,电脑处理数据资料的数度不快,在结果出来之前,足够他喝杯咖啡并和友人闲聊一阵。在一小,结果出来了,可是令 他目瞪口呆。结果和原资讯两相比较,初期数据还差不多,越到后期,数据差异就越大了,就像是不一样的两笔资讯。而问题并不 出在电脑,问题是他输入的数据差了0.000127,而这些微的差异却造成天壤之别。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

  数学小故事(14):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齐把帽子捞上来的?

  数学小故事(15):

  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这个国家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这个国家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称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本事,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数学小故事(16):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一样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一样,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能够确定皇冠是否掺假。

  数学小故事(17):

  从前,有个叫二愣的屠夫,有杀猪宰羊的好手艺,又雇佣着十几个杀猪能手,在这方圆几十里,算是有名的大屠户了。

  一天,二愣又要杀猪了。按照惯例,总是由二愣先杀第一头猪。哪知,“老虎也有大意的时候”,只见那头猪刚被翻倒在地,就狠狠地咬了二愣一口,急急地跑进猪圈了。

  这还了得!二愣气呼呼地追进猪圈里,可是圈里有1000头猪,怎样认得出那头猪呢!

  “杀!”随着二愣一声吼,1000头猪全部被强行赶进屠宰场。

  “都杀了吗?”伙计们怯生生地问。

  “不。”二愣忽然想出个怪主意,“把这1000头猪排成一行,先杀第一头,然后隔一头杀一头;杀完第一遍后,还是原先的队形,再用同样的方法杀第二遍;这样一遍一遍地杀下去——”二愣停了停说,“最终只留下一头猪。”

  二愣心想,1000头猪最终只留下一头,看你还能活!

  哪里明白,这是一头聪明的.猪,趁着混乱,它很快找到了避难的位置,居然躲过了这一刀。

  请问,这头猪到底排在什么位置上呢?

  数学小故事(18):

  学习数学不仅仅解题思路要正确,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

  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两星期后,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款数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数字,不禁大惊失色,骇得心脏病猝发,倒地身亡。之后,有人向医院一核对,原先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实际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竟要了一条人命。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

  数学小故事(19):

  美丽的植树图案

  很久很久以前,阿拉伯数字王国的国王过20岁生日,罗马数字王国派人送来了20棵珍贵的树,作为生日礼物。 阿拉伯数 啊。“20”大臣张榜招贤,凡是能巧妙地栽这20棵树的人将有重赏。可是,谁也设计不出来。 “20”大臣日夜思索,翻了很多的资料,又用石子进行了一次次的试验。他画了成千成万个图样。画着,试着,忽然,他 眼睛一亮,看到了一张极其美妙的图案。 “20”大臣立即把图案奉献给国王。国王见了十分高兴,“20”大臣指着图案对国王说:“陛下,您看,图中所栽的`树不 论横数、竖数或斜数,每行都是4棵,这样最多18行。” 国王赞叹不止,说:“这样美丽奇妙的植树图案,我在任何公园都没有看见过,简直太美妙了。我要重重地赏您!” 。 我要重重地赏您!” 国王赞叹不止,说:“这样美丽奇妙的植树图案,我在任何公园都没有看见过,简直太美妙了。我要重重地赏您!” “对,这是一位名叫山姆·劳埃德的数学家发明和设计的,我只是把他设计的图案用到植树问题上来。”“20”大臣据实说。 “好,好,你能用上这个图案,也是有功的。”说着,国王宣布了对“20”大臣的奖赏,并将这个图案命名为“20图案”, 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植树图案。 国王立即派人按照“20图案”把20棵树栽在宫廷的花园里。从此,这美丽的植树图案就一向流传至今。

  您肯定想明白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植树图案”是什么,请快来在本“趣味数学故事集锦”栏目中找一找吧

  数学小故事(20):

  王母亲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儿子的名称叫小明,他十分的调皮,不喜欢上学,尤其是厌恶做数学题,每次上数学课的时候,他都感觉到很痛苦,可是有一天,教师讲到关于平年和闰年的课的.时候,他突然来了数学学习兴趣,根据自我学习到的知识,他自我设计了一道数学题目,打算回家的时候,考一考母亲。

  小明在学校的时候,就准备好了这道题目,一路上小明都乐得合不拢嘴,他想象着母亲被自我考到的样貌,不知不觉的就到家了,一进家门,小明就迫不及待的跑到母亲的面前,给母亲出了一道这样的数学题目。

  假设一个小朋友的生日时2月2九日,这个小朋友长大后到24岁的时候,他一共能够过几个生日?

  母亲听了这道题目后表示很惊讶,一时间也没能解答出小明的问题,看到母亲被自我问迷惑的样貌,调皮的小明开心的笑了。

  其实,小明也不会做这个题目,那么就由小编把这个答案告诉大家吧。

  答:等到小朋友24岁的时候,一共过了6个生日,如果24岁的生日已经过了的话,那就是共过了7个生日。平年和闰年之间隔了4年,每4年这个小朋友能够过一个生日,小朋友出生的时候正好是闰年,所以到24岁过生日的时候,他一共能够过7个生日。

  数学小故事(21):

  有一天,小虎和小莉姐弟俩一齐出去玩。他们俩走着走着,忽然面前出现了一条河,河上没有桥,小虎想游过去,可当小虎跑到河边一看吓的大叫起来:“小莉,河里有鳄鱼!”

  细心的小莉发现河中有许多露出水面的石头,只是有个怪现象,那就是每块石头上都有数字。

  小虎不管三七二十一,走在前面,一边走还一边报数:“1、2、3、5、8。”

  突然小虎停了下来说:“8的前面有好几块石头,该走哪一块呢?”

  小莉提醒道:“小虎当心,不能乱走,我发现这些数字好像有规律!”

  于是他俩停下来进行研究:1、2、3、5、8、(?)、(?)……,小莉:“8后面应当是几?”

  小莉思考了一会儿兴奋的`说:“我明白了!你看每个数字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的和,所以8后面应当是5+8=13。”

  小虎接过话说道:“太简单了!13后面应当是21、21后面应当是34……”这样他俩成功的渡过了数字河!

  阅读启发:大自然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多动脑筋、认真思考,就能发现数学真得很奇妙!

  数学小故事(22):

  小明是个喜欢问问题的小孩。有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了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呢?

  于是他就去问他的当数学教师的母亲:0-9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么肯定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了,母亲对吗?

  母亲摇摇头,说:阿拉伯数字实际是印度人发明的`。大约在1500年以前,印度人就已经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能够写成。之后,由于各国之间的接触,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它们很简单,于是在自我的国家开始广泛使用并且把他传到全欧洲。就这样,它们慢慢地就成了我们今日使用的数字。因为阿拉伯人在传播这种数字方面,起的作用很大,人们也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小明高兴地说:原先是这样。母亲,这可不能够叫做将错就错呢?小明和母亲都笑了。

  数学小故事(23):

  今日,天很火热。

  母亲说:“你们一个人写一篇数学故事吧?”我说:“好!”妹妹也说:“好!”母亲又说:“你们一人看一集电视,看谁写得好。”

  我看的是《巴啦啦小魔仙》,妹妹也是。

  每集10分钟、600秒。

  母亲说:“2集多长时间?”我说:“10+10=20分钟,1200秒。

  数学小故事(24):

  学习数学不仅仅解题思路要正确,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

  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两星期后,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款数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数字,不禁大惊失色,骇得心脏病猝发,倒地身亡.之后,有人向医院一核对,原先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实际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竟要了一条人命.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

  数学小故事(25):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教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我的私事,所以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

  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教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自我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可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教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可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教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教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之后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小故事(26):

  此刻人买犬,有些是为了看家防盗,有些是为了上山打猎,有些是为了侦查破案,有些是为了观赏消遣。古代人也会为了各种目的买犬。下方是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里一道关于买犬的应用题:

  今有共买犬,人出五,不足九十;人出五十,适足。问人数、犬价各几何?

  题目的大意是说,此刻有几个人合买一条犬,每人出5文,还差90文;每人出50文,刚好够了。问有多少人,犬的价钱是多少。

  第一次每人出5文,第二次改成出50文,增加的钱数是50-5=45(文)。

  每人多拿出45文,刚好补足了原先短缺的钱数90文,所以人数是90÷45=2,

  犬的价钱是50×2=100(文)。

  答案是:共有两个人,买一只犬要100文。

  《九章算术》里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几个人合买一件东西,拿出来的.钱有那时多了(盈),有那时不够(不足),有那时刚好(适足)。这种算术题型很常见,至今还叫做“盈亏问题”或“盈不足问题”,保留了《九章算术》的传统。

  数学小故事(27):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并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证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数学小故事(28):

  有一天,唐僧等师徒四人一齐去花果山摘桃子吃,没有过了多久,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人就十分开心得回来了。

  这个时候,唐僧问:“你们都每个人各自摘了几个桃子呀”?

  这个时候猪八戒十分憨厚地笑了笑说:“师傅,我今日就来考一考你吧,其实,我们今日摘的桃子是一样多的,我筐子里的没有100个,假如每三个每三个地数一数,到最终会只剩下一个桃子,那你算一算,我们各自摘了几个呀”?

  这个时候沙僧十分神秘地说:“师傅,我今日也开考一考你,我自我的.筐子里的桃子假若4个4个地数,最终也还是会剩下一个,你说,我们每个人摘了几个桃子呀”!

  最终,悟空笑嘻嘻地说:“师傅,既然两位师弟都考你了,那么,我也考一考你,倘若我5个5个地数,最终剩下一个,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摘了几个桃子呀”?

  这个时候,唐僧十分准确且快速地就算出了答案,那小朋友们说,到底他们各自摘了几个桃子呀?

  数学小故事(29):

  关于多少只袜子能配成对的问题,答案并非两只。并且这种情景并非只在我家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我敢担保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我从装着黑色和蓝色袜子的抽屉里拿出两只,它们或许始终都无法配成一对。虽然我不是太幸运,可是如果我从抽屉里拿出3只袜子,我敢说肯定会有一双颜色是一样的。不管成对的那双袜子是黑色还是蓝色,最终都会有一双颜色一样的。如此说来,只要借助一只额外的袜子,数学规则就能战胜墨菲法则。经过上述情景能够得出,“多少只袜子能配成一对”的答案是3只。

  当然仅有当袜子是两种颜色的时候,这种情景才成立。如果抽屉里有3种颜色的袜子,例如蓝色、黑色和白色袜子,你要想拿出一双颜色一样的,至少必须取出4只袜子。如果抽屉里有10种不一样颜色的袜子,你就必须拿出11只。根据上述的`情景总结出来的数学规则是:如果你有N种类型的袜子,你必须取出N+1只,才能确保有一双完全一样的。

  数学小故事(30):

  数学家的“健忘”

  我国数学家吴文俊教授六十寿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浸沉在运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地选定这一天的晚间登门拜门拜访,寒暄之后,说明来意:“听您夫人说,今日是您六十大寿,特来表示祝贺。”吴文俊仿佛听了一件新闻,恍然大悟地说:“噢,是吗?我倒忘了。”来人暗暗吃惊,心想:数学家的脑子里装满了数字,怎样连自我的生日也记不住?其实,吴文俊对日期的记忆力是很强的。他在将近花甲之年的时候,又先攻了一个难题——“机器证明”。这是为了改变了数学家“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脑袋”的劳动方式,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实现数学证明,以便数学家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他在进行这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于电子计算机安装的日期、为计算机最终编成三百多道“指令”程序的日期,都记得一清二楚。

  数学小故事(31):

  8数学家的墓志铭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先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提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先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数学小故事(32):

  古时侯,一位王爷去山上看望习武的儿子。

  兄弟几个见父王来了,立刻围了上来。王爷说:“小孩们,父王今日带来了你们最喜欢吃的'大饼。”说着取出一个大饼平均分成了两份,给了老大一块。

  嘴谗的老二说:“父王,我想吃两块饼。”于是王爷把第二块饼平均分了成四份,给了老二两块。

  贪心的老三说:“父王,给我三块饼。”王爷又把第三快饼平均分成了六份,给了他三块。

  一向老实的大哥开腔了:“父王,老四最小,应当给他六块。”四听了十分高兴,觉得父王给他最多。

  小朋友,你们觉得谁最多呢?

  数学小故事(33):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粗心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明白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粗心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明白小粗心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样洗那么多的碗 ?”“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明白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明白来了多少客人吗?

  数学小故事(34):

  小朋友们,当你轻轻地打开数学书的时候,是否看到了数字们微笑的脸?咦?数字怎样是活着的呢?当然是活着的喽!他们各有不一样的性格。你看,一向认为自我个头最高、腰板总是挺得直直的“1”,是多么傲慢呀。他能够整除所有的数,可是他除了自身之外却不能被别的'数整除,真可谓是“独霸将军”。

  可是“2”却很和善,所以他和他的倍数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听说过什么是质数吗?那些家伙在数字界中有点与众不一样。他们很固执,相互缠在一齐,挂在筛子上怎样都打不散,总是抱成团。怎样样,数字们都拥有不一样的个性吧。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生命。据说,数字们也时常组织聚会呢。这种聚会根据不一样的目的和时间而定,同样的数字能够参加不一样种类的聚会。当听到“天然数集合”时,所有的天然数就会聚集在一齐,可是当听到“整数集合”时,刚刚集合在天然数队伍里的数字们就会跟着整数的队伍走。

  数学小故事(35):

  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齐吃午饭的时候,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

  0弟弟说:“我们大家伙儿,一齐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样样?”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8哥哥说:“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好吧?”老4说话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一点,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它们变忙了起来,最终+号帮它们拍好了,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冲是冲好了,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这是电脑姐姐说:“一共5元钱,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 在它们十一个人中,就数老六最聪明,这回它还是第一个算出了结果,你明白它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数学小故事(36):

  库默尔屈就为一个中学教师时,有一天上课,在黑板上运算却忘了七和九的'乘积!他犹豫很久讲不下去时,有学生说答案是61,他依着写下了。

  怎知另一声音说他应当写69。库默尔当然晓得正确答案仅有一个,至于是61、69或其他数目,他不能决定了。于是他开始分析,高声说61是质数,不会是一个乘积,65是5的倍数,67也是质数69看来太大,所以答案是63吧!

  数学小故事(37):

  泰勒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本事,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高度.泰勒斯说能够,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日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数学小故事(38):

  同学们都明白,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能够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本事。

  数学小故事(39):

  华罗庚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教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教师惊喜不已,并得到教师的表扬。

  数学小故事(40):

  孙悟空喝牛奶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必须回答对一道数学题。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孙悟空就答应了。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终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

  孙悟空一看,挠挠头,不一会儿功夫就算出来了,并且喝到了这杯牛奶。同学们,你明白答案吗?试试看。

  (答案)

  孙悟空很聪明,因为牛奶仅有一杯,而每次加的都是水,所以他明白只需要计算所加入水的总量就能够了。而所加水量是1/2+1/3=5/6(杯)。所以应当是喝的'牛奶多。

  数学小故事(41):

  金字塔是埃及的著名建筑,尤其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整个金字塔共用了230万块石头,10万奴隶花了30年的时间才建成这个建筑。金字塔建成后,国王又提出一个问题,金字塔倒底有多高,对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上来。国王大怒,把回答不上来的学者们都扔进了尼罗河。当国王又要杀害一个学者崐的时候,著名学者塔利斯出现了,他喝令刽子手们住手。国王说:“难道你能明白金字塔的高度吗?”塔利斯说:“是的.,陛下。”国王说:“那么它高多少?”塔利斯沉着地回答说:“147米。”

  国王问:“你不要信口胡说,你是怎样测出来的?”塔利斯说:“我能够明天表演给你看。”第二天,天气晴朗,塔利斯只带了一根棍子来到金字塔下,国王冷笑着说:“你就想用这根破棍子骗我吗?你今日要是测不出来,那么你也将要被扔进尼罗河!”塔利斯不慌不忙地回答:“如果我测不出来,陛下再把我扔进尼罗河也为时不晚。”

  之后,塔利斯便开始测量起来,最终,国王也不得不服他的测量是有道理的。小朋友,你明白塔利斯是如何进行测量的吗?

  数学小故事(42):

  世纪是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第一世纪的起始年和末尾年,分别是公元1年和公元100年.常见的错误是有人把起始年当作是公元零年,这显然不贴合逻辑和我们的.习惯,因为在一般情景下,序数的计算是从“1”开始的,而不是从“0”开始的。而正是这个理解上的错误,所以才导致了世纪末尾年为公元99年的错误认识,这也是错把1999年当作是二十世纪末尾年,错把2000年当作是二十一世纪起始年的原因.因为公元计数是序数,所以应当从“1”开始,21世纪的第一年是2001年.

  数学小故事(43):

  如果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的水,有两个空的水壶,分别能够装5升和6升的水,那么,怎样样用这两个水壶来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呢?

  答案是:先使用五升的水壶装满水,然后倒到六升的水壶里面,这个那时,再将五升的水倒一些在六升的水壶里面,六升的水壶就满了,这个那时,五升的'水壶里还有四升的水。然后把六升的水壶的水倒掉,把五升的水倒在六升的水壶里,这个那时,六升的水壶就仅有四升的水了,然后将五升的水壶装满,装到六升壶里去,然后六升的壶满了,这个那时,五升的水壶里就剩下我们要的三升水了。

  一个农民带了三只小兔子去集市,每只小兔子大概有3~4千克,可是,农夫的秤只能够秤5千克,农民,如何进行称量呢?

  答案是:先把三只放到一齐来称,然后拿出一只,称量之后算差即可。

  数学小故事(44):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 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并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证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 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 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我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我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 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 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数学小故事(45):

  从前,有一位农民,带着一条狗、一只兔子和一棵大白菜,来到河边,想要乘船到对岸去。他的小船太破旧,如果把狗、兔子和菜一次全部带上船,就超重了,可能沉船。每次只能带这三件东西里的一件上船。可是,如果离开了农民的照料,狗要咬兔子,兔子要啃白菜。这位农民能不能利用他的小船,把狗、兔子和菜一件一件地运过河去,并且坚持平安无事呢?

  这是十分经典的一个趣味数学知识,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够分析下,狗和兔在一齐时不能没有人维持秩序,兔子和菜在一齐时不能没有人保护白菜。狗和白菜能够和平共处,因为白菜不能引起狗的食欲。那么,就让我们试试下头的`运输方案吧。

  先把兔子送过河;回来后,再把狗送过河,把兔子随船带回来;然后再把白菜送过河;再回来一趟,最终把兔子带过河去

  数学小故事(46):

  猪母亲带着6只猪宝宝过河。到达对岸后,猪母亲让小猪站成一排,开始点数,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猪宝宝都安全。

  猪母亲想:“六只宝宝再加上我,一共就是七只,一只都不能少。”“一只,二只,三只?”它从头数到尾,不对,怎样仅有六只?于是,又从尾数到头,啊,还是六只。它不相信地来来回回数了几次,可总是少一只。

  “奇怪?刚才还没有过河时,明明是大家都在的,怎样此刻却少了一只,不会是被水冲走了吧?”猪母亲很着急,“这可怎样办才好啊?”小猪们看母亲那么着急,于是,也数了起来。但数来数去都是六只。它们也开始紧张。

  此时,小兔走过,见到这情景,大笑起来。猪母亲生气地说:“你笑什么?我们都快急死了,你却在笑!”小兔说:“你们明明是七只嘛,可你们只用眼睛看别人,却不看自我,所以数来数去仅有六只!”

  我们也常常做这样的事,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错误,觉得人家这个不好,那个不行,却常常忽略自我。当你想责备别人时,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自我就真的.一点错误一点缺点也没有吗?

  数学小故事(47):

  小猴、小熊、 小狗相约来到街上玩。他们来到超市前一看,一个哈蜜瓜正好30元,于是一人拿10元钱,买了一个瓜。

  他们刚走出大门,一位营业员跑出来说:今日我们优惠,只要25元,这是找给你们的5元。小狗说:我们分了这5元钱吧!小熊说:好!可小猴说:这样我们分不完呀!那就一人1元,余下的两块钱再买一包瓜子 。小狗、小熊都说好。

  在回来的.路上,小熊说:我们一人花了9元钱,3人就是3乘9等于27元,又买了一包瓜子,一共花了29元,还有一元钱到哪里去了呢?小猴和小狗说:是呀!怎样少了一元钱呢?奇怪?

  小朋友们,你们明白这一元钱哪去了吗?

  原先,27元里面就包含买瓜子的2元,再加上每人分的一元钱,合起来刚好是30元,一点也没错。

  数学小故事(48):

  如果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的水,有两个空的水壶,分别能够装5升和6升的水,那么,怎样样用这两个水壶来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呢?

  答案是:先使用五升的'水壶装满水,然后倒到六升的水壶里面,这个时候,再将五升的水倒一些在六升的水壶里面,六升的水壶就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还有四升的水。然后把六升的水壶的水倒掉,把五升的水倒在六升的水壶里,这个时候,六升的水壶就仅有四升的水了,然后将五升的水壶装满,装到六升壶里去,然后六升的壶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就剩下我们要的三升水了。

  一个农民带了三只小兔子去集市,每只小兔子大概有3~4千克,可是,农夫的秤只能够秤5千克,农民,如何进行称量呢?

  答案是:先把三只放到一齐来称,然后拿出一只,称量之后算差即可。

  数学小故事(49):

  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指定历法。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这样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月份,为了减少处死的`人数,将2月减少1天,为29天。

  数学小故事(50):

  从前,一个国王经常给身边的大臣出难题来取乐,如果大臣答对了,他将用小恩小惠给点赏赐;如果答不出来,那将受罚,甚至被砍头。

  一天,国王指着宫里的一个池塘问:“谁能说出池子里有多少桶水,我就赏他珠宝。如果说不出来,我就要‘赏’你们每人50大鞭。”大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了。

  正在大臣们心慌意乱之际,走过来一个放牛的小男孩。他问清了事情的缘由之后说:“我愿意见见这位国王。”

  大臣们把小男孩带到了国王身边。国王见眼前的小男孩又黑又瘦又小,便怀疑说:“这个问题答上来有奖,答不上来可要被砍头的,你明白吗?”在场的人都替这个小男孩捏了一把汗,可小男孩却不慌不忙地回答出国王的问题。国王无奈之下,拿出珠宝奖励给了小男孩。小朋友们,你明白他是怎样回答的.吗?

  其实,国王出的是一道条件不足的问题。在正常的思维模式下是无法找出正确答案的。小男孩正好抓住这一关键。他是这样回答的:“这要看桶有多大:如果桶和池塘一样大,就是一桶水;如果桶仅有池塘一半大,就是有两桶水;如果桶是池塘的三分之一大,就是3桶水……”

  小男孩实际上打破了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他的头脑多么聪明,多么灵活啊!

  数学小故事(51):

  又到了周末,母亲带我去钓鱼(我们是去钓假鱼)。

  我们来到红石公园,钓假鱼。

  钓鱼摊在红石公园的东边,钓鱼池其实就是一个充气水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塑料鱼、小鸭子、章鱼、海豚什么的……,鱼竿也是塑料的,鱼线下头挂着一个吸铁球,鱼的.嘴里砸了一个钉子,这样,就能够引鱼上钩了。

  妹妹好奇地说:“这么一大池鱼,谁能钓完呀?再说,钓了放哪儿呀?”母亲给我们每人交了两元五角,一共是五元,我和妹妹一人拿了一个钓鱼竿,就开始钓鱼了。

  可是,鱼都沉在水底,可气的是,吸铁球死活也不往下沉,怎样办呢?所以,我一只手把吸铁球摁下去,另一只手拿着钓鱼竿,就这样,我们很快就钓到了一只只海豚、章鱼、热带鱼、金鱼等。

  之后,又来了两个小弟弟。

  其中一个弟弟钓得十分快,可是他一只海豚都没钓着。

  我给他了4只,这下,我只剩8只了。

  请你们猜猜吧,我原先有几只小海豚?你们肯定猜到了吧?是12只,算式是:4+8=12(只)。

  我们玩了约一个小时,就回家了。

  数学小故事(52):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明白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必须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一样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十分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明白了。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十分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十分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

  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可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之后“0”最终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数学小故事(53):

  今日,天气很晴朗。

  妹妹问道:“咱们干点什么呢?”我说:“咱们能够把糖果拿出来,然后分开。

  我们说干就干,拿出20块糖,妹妹说:“咱们一人一个。”我说:“不用,因为10×2=20,所以我们每人10个。”

  我们把糖果分开了,装进了不一样的盒子里。

  数学小故事(54):

  有一次,我和奶奶一齐去文具店买文具,我买了3支水笔,1支1元;1个修正带,1个4元;1本笔记本6元;

  一副手套14元。营业员在算账时,少算了1支水笔的价钱,我看见了,可又不明白相差多少钱,所以就算了起来,“3×1+4+6+14”。我突然发现4+6=10,10是个整十数,好加的.,3+10+14=27。“阿姨,您少算了1元!”

  我说道,“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小孩!”阿姨开心地说,旁边的人听了也直夸我,奶奶拍拍我的头说:“你真懂事呀!”

  数学小故事(55):

  9.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回到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母亲,您的图像我在那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 “能,能看清楚。儿啊,母亲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 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此刻电视屏幕上,她仅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父亲,你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你,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 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日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距离宇宙飞船坠毁的时间仅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久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 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数学小故事(56):

  我们小区有一棵松树,树上结了几个又香又大又好吃的松果,每一天走过松树我都数数松果儿,我还跟小麻雀定下个任务,我不在的时候帮我数数。

  上午9时22分我走过松树,抬头数1,2,3,4,5,不多不少5颗,我就安心的去上画画课了。

  10时30分,我下课回家走过松树又抬头数1,2,3,4。嗯?1,2,3,4还是4颗,我很生气,谁干的?叫小麻雀:“你是几点数的松果?”它说:“7时50分,5颗一颗不少。”那都谁来过那里了?小麻雀说:“8时10分的时候,小巴狗来过,9时30分的`时候小松鼠来过。

  我掐指一算,不可能是小巴狗,因为9时22分的时候松果还没有丢,9时30分时松鼠来过,从9时22分到10时30分,这1时8分钟里它十分有把握干这件事情,我急匆匆地去找松鼠,发现它正背着松果往家赶,果然,元凶是松鼠。

  数学小故事(57):

  掷硬币并非最公平

  抛硬币是做决定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因为他们认为钱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样,都是50%。可是趣味的是,这种十分受欢迎的想法并不正确。

  首先,虽然硬币落地时立在地上的`可能性十分小,可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即使我们排除了这种很小的可能性,测试结果也显示,如果你按常规方法抛硬币,即用大拇指轻弹,开始抛时硬币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时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51%。

  之所以会发生上述情景,是因为在用大拇指轻弹时,有些时候钱币不会发生翻转,它只会像一个颤抖的飞碟那样上升,然后下降。如果下次你要选出将要抛钱币的人手上的钱币在落地后哪面会朝上,你应当先看一看哪面朝上,这样你猜对的概率要高一些。可是如果那个人是握起钱币,又把拳头调了一个个儿,那么,你就应当选择与开始时相反的一面。

  ”

  数学小故事(58):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方数,有35个头;从下方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与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明白《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与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所以,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数学小故事(59):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一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之后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分苹果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小咪的父亲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仅有5个苹果。怎样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父亲期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小孩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小咪的父亲是怎样做的呢?

  数学小故事(60):

  小熊的母亲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母亲治病,小熊每一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市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 ”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可是,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 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样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样此刻只卖了95元……小熊怎样也理不出头绪来。

  聪明的同学们, 你们明白这是怎样一回事吗?

  数学小故事(61):

  八戒开了一家副食小店。一天,猴侄小猕猴来为家里打一斤醋。小猕猴来到师叔的小店,喊道:“师叔,打醋!”

  八戒问小猕猴打多少醋。小猕猴说:“不多,就打一两。”

  八戒吃惊地问道:“打一两醋干啥?”小猕猴说:“当然是吃呗!”八戒又问:“一两够吗?”小猕猴说:“不够,再打一两吧!”

  八戒又问:“二两也不多呀?”小猕猴说:“那再打一两吧。”八戒又打了一两。小猕猴说:“还打一两,再打一两……”这样,小猕猴共计打了十两醋,也就是一斤醋。

  八戒打完醋,说:“共计一斤醋,8角4分钱。”小猕猴不慌不忙地掏出8角钱给了师叔八戒。八戒接过钱,说:“不要耍赖,还差4分钱呢!”小猕猴问:“师叔,打一两醋多少钱?”

  八戒说:“一两醋当然是8分4厘,4厘钱就舍去。收8分钱。”小猕猴说:“这么说来,一两醋就是8分钱了。”八戒说:“那当然。”小猕猴又说:“十两醋就是8角钱了!”

  八戒说:“算得正确。”小猕猴说:“我给了你8角钱,你怎样说还差4分钱呢?”八戒无言以对,只好又亏了4分钱,望着小猕猴提着醋走了。

  数学小故事(62):

  “0”的故事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必须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一样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明白了。教皇十分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于是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住,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可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之后“0”最终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数学小故事(63):

  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数学小故事(64):

  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一天,沈元教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趣味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够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可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所以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教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小故事(65):

  风景秀丽的花果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要给一群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跟小猴说:“我给6个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行吗?”小猴子听后连忙摇头,嫌分得太少了,大声喊道:“不行!不行!”

  猴王缓了口气说:"好吧!我给60个桃,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样样?"小猴子贪婪地说:“大王,请您高抬贵手多给点行吗?”猴王立即拍着胸脯,慷慨地说:“我给你们600个桃,平均分给300只小猴,这下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小朋友,谁的笑是聪明的呢?为什么?

  数学小故事(66):

  自我身体的计算器

  我们身体真的很奇妙,手是一个常见的计算器。最常见的手的计算是9的倍数计算。家长可能不理解,可是很多小小孩很快就能学会。计算9的`倍数时,将手放在膝盖上,像下表中所示,从左到右给你的手指编号。此刻选择你想计算的9的倍数,假设这个乘式是7×9。只要像上图所示那样,弯曲标有数字7的手指。然后数弯曲的那根手指左边剩下的手指数是6,它右边剩下的手指根数是3,将它们放在一齐,得出7×9的答案是63。

  数学小故事(67):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数学小故事(68):

  教师出了一道题:8÷2=?

  随后问大家:8分为两半等于几?

  皮皮回答:等于0!

  教师说:怎样会呢?

  皮皮解释:上下分开!

  丁丁说道:不对,等于耳朵!

  教师:哦?

  丁丁回答:左右分开呗!

  数学小故事(69):

  小花猫、大公鸡和山羊是好朋友,他们虽然年龄都不相同,但爱好却很相似,正如他们对外夸口说的是“忘年交”。

  一天,大象伯伯看到他们三个正在一齐讲故事便向前问道:“你们三个究竟谁最大?谁最小?”山羊便幽默的说:我的年龄乘以11/12,公鸡的年龄乘以15/15,小花的.年龄乘以10/3,这样算出来的年龄就一样大了。你能把我们的年龄大小依次排列起来吗?

  大象伯伯可弄糊涂了,同学们,帮大象伯伯找出答案吧!

  数学小故事(70):

  1、 安顺序排列

  小花猫、大公鸡和山羊是好朋友,他们虽然年龄都不相同,但爱好却很相似,正如他们对外夸口说的是忘年交。

  一天,大象伯伯看到他们三个正在一齐讲故事便向前问道:你们三个究竟谁最大?谁最小?山羊便幽默的说:我的年龄乘以11/12,公鸡的年龄乘以15/15,小花的年龄乘以10/3,这样算出来的年龄就一样大了。你能把我们的年龄大小依次排列起来吗?

  大象伯伯可弄糊涂了,同学们,帮大象伯伯找出答案吧!

  2、谁先到达?

  兵兵和群群都十分爱好骑车旅游。趁暑假还没有结束,两人又制定了一个旅游计划:决定骑车到附近的云天湖去看看夏日的茶山。

  这天一早,兵兵和群群同时从村里出发去云天湖茶场。兵兵始终匀速前进。而群群却不一样,他在前进1/4的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倍;在后3/4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16。结果两人一前一后到达目的地。那么究竟是谁先到的呢?请说出理由。

  数学小故事(71):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

  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

  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

  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所以我只拿了你70元。”

  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那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

  数学小故事(72):

  我是一个很喜欢数学的小女孩,我很喜欢数字,对任何有关数字的东西都很感兴趣,在上学的路上,我会情不自禁的数路边的大树还有从身边走过的汽车,到了学校有时也会数我们这栋楼有多少个班级?还有班上有多少个座椅、板凳等?一个一个的数有时真的很浪费时间,自从我学会了乘法和除法,那算起来就会很快了,不信你看!

  一天我和母亲去逛超市,在买蛋糕时侯,阿姨说这款蛋糕4元一个,母亲问我,如果我们要买6个要付多少钱呀?我立刻就回答用乘法计算 : 4x6=24(元 ),那我们再买2个2元的呢?我就说那就再加上2x2呗,一共就是24+4=28(元),母亲笑了,我们又走到卖薯片的那边,母亲又问,母亲这边有30元,薯片是6元一袋,我们能够买几袋回家呢? 我一想,这不是能够用我们刚学的除法吗? 30 ÷6=5袋 ;母亲说真是学有所用呀!我很开心,没想到数学知识的运用真是无处不在呀!

  数学小故事(73):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一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当每一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一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终共差了80棵,从那里能够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能够明白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所以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小故事(74):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必须是相同的。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所以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数学小故事(75):

  小明是个喜欢问问题的小孩。有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了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呢?

  于是他就去问他的当数学教师的母亲:0-9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么肯定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了,母亲对吗?

  母亲摇摇头,说:阿拉伯数字实际是印度人发明的。大约在1500年以前,印度人就已经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能够写成。之后,由于各国之间的接触,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它们很简单,于是在自我的国家开始广泛使用并且把他传到全欧洲。就这样,它们慢慢地就成了我们今日使用的数字。因为阿拉伯人在传播这种数字方面,起的作用很大,人们也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小明高兴地说:原先是这样。母亲,这可不能够叫做将错就错呢?小明和母亲都笑了。

  数学小故事(76):

  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齐吃午饭的时候,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 0弟弟说:“我们大家伙儿,一齐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样样?”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8哥哥说:“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好吧?”

  老4说话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一点,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它们变忙了起来,最终+号帮它们拍好了,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冲是冲好了,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这是电脑姐姐说:“一共5元钱,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

  在它们十一个人中,就数老六最聪明,这回它还是第一个算出了结果,你明白它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数学小故事(77):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教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样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教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当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数学小故事(78):

  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齐吃午饭的时候,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

  0弟弟说:“我们大家伙儿,一齐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样样?”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8哥哥说:“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好吧?”

  老4说话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一点,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它们变忙了起来,最终+号帮它们拍好了,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冲是冲好了,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这是电脑姐姐说:“一共5元钱,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

  在它们十一个人中,就数老六最聪明,这回它还是第一个算出了结果,你明白它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数学小故事(79):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必须回答对一道数学题。”

  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孙悟空就答应了。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终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

  数学小故事(80):

  星期天,父亲同意带着小明去看体操表演,小明高兴地一蹦三尺高,不是忙这就是忙那,还险些把父亲撞倒。父亲向后躲,机灵地说:“别急!别急!我还有个条件,你要答对一道数学题才行!”“啊?!数学题!”小明一听傻了,平时我就不怎样行,这次……哎,为了去看体操,硬着头皮上阵了。

  父亲出题了:“在看体操表演前,我们要帮母亲做家务:洗衣服要用20分钟,拖地用5分钟,扫地要用5分钟,擦家具、桌子要用5分钟,晾衣服也要用5分钟。那么多长时间才能干完?”

  “这还不简单!”于是小明“唰唰”几笔,便把条件写下来,眼珠一转,有了:由于是2个人干的,那么父亲洗衣服时,我能够扫地、拖地、擦家具,也就用15分钟,剩下5分钟能够休息,只等父亲把衣服洗完,晾下衣服就成了。一共用时20+5=25(分)

  “嗯,不错,你看来还是挺聪明的!”父亲说,“那咱们就分头干吧,抓紧时间!”

  数学小故事(81):

  小朋友们,当你轻轻地打开数学书的时候,是否看到了数字们微笑的脸?咦?数字怎样是活着的呢?当然是活着的喽!他们各有不一样的性格。你看,一向认为自我个头最高、腰板总是挺得直直的“1”,是多么傲慢呀。他能够整除所有的数,可是他除了自身之外却不能被别的数整除,真可谓是“独霸将军”。

  可是“2”却很和善,所以他和他的倍数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听说过什么是质数吗?那些家伙在数字界中有点与众不一样。他们很固执,相互缠在一齐,挂在筛子上怎样都打不散,总是抱成团。怎样样,数字们都拥有不一样的个性吧。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生命。据说,数字们也时常组织聚会呢。这种聚会根据不一样的目的和时间而定,同样的数字能够参加不一样种类的聚会。当听到“天然数集合”时,所有的天然数就会聚集在一齐,可是当听到“整数集合”时,刚刚集合在天然数队伍里的数字们就会跟着整数的队伍走。

  数学小故事(82):

  今日早晨,我一觉醒来父亲母亲真好也已经醒来了,然后我就说:“父亲母亲早上好,”父亲母亲听了就立刻给我了红包,父亲给我了200元,母亲给我了1000元,等我红包藏好了,然后我们就去厨房了。

  到了厨房,我看见了爷爷、奶奶和叔叔,我刚想说爷爷、奶奶和叔叔早上好这句话,爷爷、奶奶和叔叔就直接给我了红包,爷爷给我了300元,奶奶给我了500元,叔叔呢?是跟奶奶一样的也给我了500元,此刻我一共收到了几元呢?200+1000+300+500+500=2500(元)所以此刻一共收集了2500元,经年我收集的红包比去年的红包还要多,我兴奋极了,我感谢长辈们给我的红包,也感谢朱教师教会了我数学,所以我要好好学数学。

  数学小故事(83):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先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数学小故事(84):

  一天,小白兔、松鼠、小狐狸一齐在森林里玩。突然,小白兔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堆野生草莓,她叫喊着:“快来!快来!”狐狸“蹦”一下跳过去捂住小白兔的嘴巴:“小点声,当心给人家听见。”小松鼠已把草莓数了一遍,共有168个。“这么多的草莓是意外的收获,大家都有份,我们平均分吧!”小松鼠着急地说。

  “这些草莓是小白兔先看见的,功劳最大。”狐狸一本正经地说:“我

  “就给你作为分草莓的报酬吧!”小松鼠无所谓地说。

  理呀,于是很快同意了。结果狐狸拿了78个草莓,松鼠得60个,小白兔仅有30个。小白兔傻了眼。

  小白兔将分草莓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兔母亲。兔母亲拎了拎小白兔的耳朵说:“你上了狐狸的当了。分数仅有在单‘1’相同时才能比大小。

  72+6=78(个),比你的2倍还多18个呢。”听母亲这么一说,小白兔气得跳了起来,兔母亲说:“好好学习,遇事多动脑筋,就不会上当啦。”

  数学小故事(85):

  春天来了,森林里到处弥漫着芳草的清香,花儿迫不及待的张开了笑脸,迎之后万物复苏的世界,各种动物们仿佛一夜之间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它们伸着懒腰,打着哈欠,懒洋洋得活动着筋骨,蛰伏了一个冬天,身体都有些僵硬啦!再不活动活动都要变成懒虫咯!于是一只机灵的松鼠向森林之王狮子提议;咱们开个运动会怎样?一来能强生健体、二来能施展技能,最重要的是让大伙焕发春天一般的生机,打起精神迎接新一年的挑战。小猴自告奋勇,它一向动作敏捷,略一思索便有主意:我们能够把20只小兔子平均分成2组:一组跳绳、一组跑步;再把20只小山羊平均分成2组:一组跳绳、一组跑步。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就油然而生啦!请问一共有多少小动物参加比赛?其中参加跳绳比赛的有多少?参加跑步比赛的有多少? 答:一共有20+20=40(只)或2*20=40(只) 跳绳的有10*2=20(只)跑步的有10*2=20(只)

  数学小故事(86):

  抛硬币是做决定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因为他们认为钱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样,都是50%。可是趣味的是,这种十分受欢迎的想法并不正确。

  首先,虽然硬币落地时立在地上的可能性十分小,可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即使我们排除了这种很小的可能性,测试结果也显示,如果你按常规方法抛硬币,即用大拇指轻弹,开始抛时硬币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时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51%。

  之所以会发生上述情景,是因为在用大拇指轻弹的时候,有些时候钱币不会发生翻转,它只会像一个颤抖的飞碟那样上升,然后下降。如果下次你要选出将要抛钱币的人手上的钱币在落地后哪面会朝上,你应当先看一看哪一面是朝上的,这样你猜对的概率要高一些。可是如果那个人是握起钱币,又把拳头调了一个个儿,那么,你就应当选择与开始时相反的一面。

  数学小故事(87):

  今日,我在书柜里翻出了一本名叫《数学小故事》的书,一时兴起,便快速的翻看起来。

  里面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天,狐狸和野猪共同发现了36个沙果,狐狸对野猪说:“野猪大哥,你饭量比我大,得多分你一些!”野猪开心极了。狐狸说:“我要这些沙果的二分之一,你要这些沙果的十二分之六。也就是说,我要一份,你要六份,怎样样?”野猪听了以为占了便宜,一口同意了下来。分完以后,野猪觉得不对劲了:怎样都是18个呢?气愤的野猪急忙找来狐狸,叫到:“好呀,你在骗我!”狐狸解释道:“没有呀,野猪大哥,你真的要了六份啊,你去问问数学老者吧。”半信半疑的野猪去了数学老者那里,哦!原先十二分之六就是二分之一呀!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数学原先这么好玩!而有人却觉得数学枯燥乏味,为什么呢?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原先是兴趣搞的鬼呀!我推荐这本书给大家,它必须能够把你数学的兴趣提起来!

  数学小故事(88):

  蜜蜂不仅仅是辛勤的'劳动者,并且是动物中神奇的“数学天才”。密封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蜘蛛也是不容小觑的“数学天才”。蜘蛛网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可是最厉害的“数学天才”当属珊瑚虫。珊瑚虫在自我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我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数学小故事(89):

  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数学小故事(90):

  关于多少只袜子能配成对的问题,答案并非两只。并且这种情景并非只在我家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我敢担保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我从装着黑色和蓝色袜子的抽屉里拿出两只,它们或许始终都无法配成一对。虽然我不是太幸运,可是如果我从抽屉里拿出3只袜子,我敢说肯定会有一双颜色是一样的。不管成对的那双袜子是黑色还是蓝色,最终都会有一双颜色一样的。如此说来,只要借助一只额外的袜子,数学规则就能战胜墨菲法则。经过上述情景能够得出,“多少只袜子能配成一对”的答案是3只。

  当然仅有当袜子是两种颜色的时候,这种情景才成立。如果抽屉里有3种颜色的袜子,例如蓝色、黑色和白色袜子,你要想拿出一双颜色一样的,至少必须取出4只袜子。如果抽屉里有10种不一样颜色的袜子,你就必须拿出11只。根据上述的情景总结出来的数学规则是:如果你有N种类型的袜子,你必须取出N+1只,才能确保有一双完全一样的。

  数学小故事(91):

  有一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见星空清朗,便在草地上观察星星。

  他一边仰头看着天空,一边慢慢地走着。不料前面有个深坑,积满了雨水,泰勒斯只顾看星星而忘了脚下,一脚踩空,人便像石头般掉了下去。待他明白过来,身子已经泡在水里了,水虽仅淹及胸部,离路面却有两三米,出不来上不去,只得高呼求救。

  当路人救他出了水坑,泰勒斯抚摸着摔痛了的身体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摇头走了,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为泰勒斯在气象学方面的知识如此丰富而惊叹。有的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说:“泰勒斯明白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泰勒斯对这种嘲笑只付之一笑,没有说什么。

  两千年后,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听到了泰勒斯的这个故事。他想了想,说了一句名言:仅有那些永久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数学小故事(92):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齐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头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日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明白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数学小故事(93):

  趣味数学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能够真正将数学融入生活,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有关学会去思考的数学小故事汇编吧!

  在下头的加法算式里,每个汉字代表一个数字,不一样的汉字代表不一样的数字。这道算式原先是什么样貌?

  成语里说,三思而行。这道算式里有三个思考,不妨先来思考一下,这些思考表示什么。

  研究末两位相加,可能向百位进1或不进位,分别得到

  思考=58或思考=08。

  如果思考等于08,那么从百位相加将会推出去等于8,去和 考就都表示8了,这不贴合问题的条件,因为不一样的汉字代表不一样的数字。所以只能是

  思考=58。

  由此推出

  去=7。

  因而加数是75858,所求的算式是

  43758+75858=119616。

  数学小故事(94):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可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数学小故事(95):

  小猴、小熊、 小狗相约来到街上玩。他们来到超市前一看,一个哈蜜瓜正好30元,于是一人拿10元钱,买了一个瓜。

  他们刚走出大门,一位营业员跑出来说:今日我们优惠,只要25元,这是找给你们的5元。小狗说:我们分了这5元钱吧!小熊说:好!可小猴说:这样我们分不完呀!那就一人1元,余下的两块钱再买一包瓜子 。小狗、小熊都说好。

  在回来的路上,小熊说:我们一人花了9元钱,3人就是3乘9等于27元,又买了一包瓜子,一共花了29元,还有一元钱到哪里去了呢?小猴和小狗说:是呀!怎样少了一元钱呢?奇怪?

  小朋友们,你们明白这一元钱哪去了吗?

  原先,27元里面就包含买瓜子的2元,再加上每人分的一元钱,合起来刚好是30元,一点也没错。

  数学小故事(96):

  今日,天气很晴朗。

  妹妹问道:“咱们干点什么呢?”我说:“咱们能够把糖果拿出来,然后分开。

  我们说干就干,拿出20块糖,妹妹说:“咱们一人一个。”我说:“不用,因为10×2=20,所以我们每人10个。”

  我们把糖果分开了,装进了不一样的盒子里。

  数学小故事(97):

  考试刚过,甲、乙、丙、丁四个人预测谁的成绩最好。

  甲说:“丙的分数最高。”

  乙说:“甲的分数最高。”

  丙说:“我的分数肯定不是最高。”

  丁说:“得最高分的不是我。”

  等教师改完试卷,一看成绩,甲乙丙丁四人得分各不相同。至于其中谁得分最多,四个人异口同声,都说:“我们仅有一个人猜对了。”

  究竟谁的成绩最好呢?

  数学小故事(98):

  华罗庚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教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教师惊喜不已,并得到教师的表扬。

  数学小故事(99):

  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指定历法。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这样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月份,为了减少处死的人数,将2月减少1天,为29天。

  数学小故事(100):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一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之后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数学小故事(101):

  一只蜗牛不留意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那里只能在那里生活了。我已经在那里生活了许多年了。”

  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那里,我必须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样能爬出去呢?”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一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最终爬了5米,蜗牛个性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够爬出去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先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样离井底这么近?”

  原先,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终坚强的蜗牛最终爬上了井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数学小故事(102):

  这天,我看一个故事,叫《燕子考青蛙》。故事是这样:一天,燕子对青蛙说:“咱们比一比谁的数学好。青蛙同意了。青蛙出题:上个星期一我吃了一只害虫,星期二吃了3只害虫,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两只害虫,问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虫?燕子说:”1+3=44+5=99+7=1616+9=2525+11=3636+13=47,你一共吃了49只害虫。

  青蛙说:“你考我吧。”燕子说:“上星期一我吃了两只害虫,星期二吃了4只,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2只害虫,问我一个星期……”“吃了56只害虫”。燕子没说完,青蛙已经说了答案。燕子说:“算得这么快!教教我速算的窍门吧”。青蛙让燕子画7个圈,然后按第一个圈放一只害虫,后面的圈比前一个圈多两只,它们的顺序是1、3、5、7、9、11、13,加起来是49,青蛙在每一个圈外各放一只害虫,再用49+7=56。燕子赞青蛙真聪明。

  数学小故事(103):

  卖钢琴的厂家有20台钢琴。一天,来了4个小朋友他们都抢这要这20台钢琴。仅有亚亚一个人突然平静了下来,说:“我们能够分一分呀!”卖钢琴的阿姨说:“对呀,我怎样没想到。”之后星星说:“那我们怎样分呢?”谁能回答星星的问题,亚亚说。一个叫红红的小朋友说:“我能回答,20除以4=5。所以我们每人能分到5台钢琴了。”亚亚、星星和阿姨,说:“太棒了。”

  数学小故事(104):

  某店来了三位顾客,急于要买饼赶火车,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6分钟。几个厨师都说无能为力,因为要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五分钟,一口锅一次可放两个饼,那么烙熟三个饼就得2O分钟。这时来了厨师老李,他说动足脑筋只要15分钟就行了。你明白该怎样来烙吗?

  数学小故事(105):

  昨日晚上我去给弟弟买贴画儿,买了8张贴画儿,我买了一张铠甲勇士的拼图,贴画儿每张1元共8元,拼图3元,一共8+3=11元,我给老板搞了搞价钱,便宜了1元,给了老板10元钱。我和母亲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数学小故事(106):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方数,有35个头;从下方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明白《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所以,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数学小故事(107):

  华罗庚不仅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教师把自我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自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数学小故事(108):

  有一个主人,雇用工人,向他们提出以下考核:

  “给你一只桶,给它倒上半桶水,既不多也不少。可是你当心,既不能用棍子,也不能用绳子或其他任何东西来测量。”

  工人动了番脑筋,最终完成了任务。他是如何做的呢?

  数学小故事(109):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数学小故事(110):

  一天清晨,我、母亲、父亲都起床了,仅有妹妹还没起床。

  我们吃完饭,可是,妹妹还没起床。

  所以,我们决定先去超市。

  然后我们来到超市,超市里真热闹啊!我们买了雪糕、面包。

  一个面包2元,我们买了4个,一共是2×4=8元;雪糕一个3元,我们买了6个,雪糕花了3×6=18元。

  一共花了8+18=26元。

  母亲给了收银员阿姨50元,找回了24元,我们就回家了。

  数学小故事(111):

  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样洗那么多的碗 ?”

  “ 家里来了客人了。”

  “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明白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明白来了多少客人吗?

  数学小故事(112):

  华罗庚异常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样能明白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明白的。”

  数学小故事(113):

  今日,天很火热。

  母亲说:“你们一个人写一篇数学故事吧?”我说:“好!”妹妹也说:“好!”母亲又说:“你们一人看一集电视,看谁写得好。”

  我看的是《巴啦啦小魔仙》,妹妹也是。

  每集10分钟、600秒。

  母亲说:“2集多长时间?”我说:“10+10=20分钟,1200秒。

  数学小故事(114):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并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证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数学小故事(115):

  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请你猜猜他住的是哪两个月?

  如果是连续住了61天,刚好是两个月,他住的又是哪两个月?如果是60天呢?59天呢?

  聪明的小朋友们,大家开动脑筋计算一下吧,看看谁最棒!

  数学小故事(116):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明白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明白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数学小故事(117):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一样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一样,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能够决定皇冠是否掺假。

  数学小故事(118):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齐把帽子捞上来的?

Copyright © www.hen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很靠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20340号-4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